摊主整理书摊。
在西安土门附近生活过的人,说起“小树林”一定都不陌生,这个位于团结南路和团结中路交叉口附近的小公园,最近总能看到一个旧书摊,不少在附近锻炼或路过这里的市民,都会围过来看一看,找寻各自心仪的“宝贝”。
摊主:旧书收购现在越来越难
“我卖旧书已经十几年了,以前还卖过教辅材料,个人比较喜欢‘倒腾’这些老物件,听朋友说这里卖老物件的比较多,特地在这里摆摊,既方便书友‘淘宝’,另一方面也找找自己喜欢的旧书。”摊主马治军对记者说,这些旧书大部分都是他收购而来的,早些时候看谁家里搬家便去上门“淘宝”,现在卖旧书的越来越少了,有时候便去废品回收站收购。
小摊上不仅有五六十年前的教材、杂志,还有地图、报纸等。马治军说,这些东西如今都成了“稀罕货”,前些年差不多“收支平衡”的旧书摊如今基本成了“只出不进”,有些书自己看不上,喜欢的却又很难找到,“这几年大家收藏意识都提高了不少,这些‘老物件’卖不了几个钱,索性留给小孩看。”
书友:收藏旧书看重年代印刷
记者看到,小摊周围大多是围观的人群,有的人拿起书翻一翻,还有的人拿出手机拍着照片。不过,也有少数人在这里找到了自己心仪的旧书。
“这几天我没事都会来逛逛,看看摊主又‘上新’了哪些旧书。”80后的李先生刚刚在这里购买了一本《高中本国史复习指导》,他一边小心翼翼将书翻开一边介绍:“这些旧书经过很多人阅读,就不是简单的商品了。这本1947年的高中教辅材料,从书中可以了解到,那个时候学生历史课学些什么内容,而这本身也就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。”
李先生表示,收藏旧书全看个人喜好,喜欢就觉得是宝贝,没兴趣就觉得是破烂,“如今大家都喜欢在手机上看电子书,其实自己也不例外,买旧书更多是将其看作藏品而非书籍。所以我淘旧书先看年代和印刷,或者会找那种可以反映年代特征的书,一些名著类旧书反而不太收藏。”
文/图 记者 文晨